金属冶炼(铅、锌冶炼)【复训】试卷9
第1题: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A、锅炉爆炸
B、灼烫
C、容器爆炸
第2题:民用照明电路电压是以下()。
A、直流电压220伏
B、交流电压380伏
C、交流电压220伏
第3题: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拒不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依法强制执行。
A、公安机关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人民法院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第4题:企业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会议纪要中应有工作要求并保存。
A、每15天
B、每季度
C、每个月
第5题: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
A、应急处置措施
B、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C、安全警示标志
第6题: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其外壳应有()防护措施。
A、防雨
B、防锈漆
C、保护性接零或接地
第7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A、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B、专业和学历
C、专业知识和技术背景
第8题:利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时,检查表应将系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全都列出。
A、不安全因素
B、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率
C、管理缺陷的次数
第9题: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的原则。
A、先通风、再作业、后检测
B、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
C、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
第10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大
B、越小
C、无关
第11题: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其责任的规定是()。
A、生产经营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B、承包方(或承租方)承担全部责任
C、生产经营单位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12题:高压开关种类很多,其中既能在正常情况下接通和分断负荷电流,又能借助继电保护装置在故障情况下切断短路电流的高压开关是()。
A、.高压断路器
B、.高压联锁装置
C、.高压隔离开关
D、.高压负荷开关
第13题:补酸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好防酸保护用品,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以防()。
A、浓硫酸泄漏
B、爆炸
C、起火
第14题:叶某为某国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下列关于叶某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亲自为职工讲授安全生产培训课程
B、组织制定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D、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
第15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实行()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A、每日
B、每周
C、每月
第16题:关于《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A、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B、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C、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D、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第17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是生产经营单位的()。
A、主要负责人
B、工会负责人
C、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第18题: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
A、高于19.5%
B、低于23%
C、低于19.5%或高于23.5%
第19题: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
A、36V
B、24V
C、12V
第20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A、劳动保护措施
B、安全投入资金情况
C、事故应急措施
第21题:在屋顶以及其他危险的边沿进行工作,()应装设安全网或防护栏杆,否则,工作人员应使用安全带。
A、边沿四周
B、临空一面
C、作业点上方
第22题: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称为()。
A、隔离贮存
B、隔开贮存
C、分离贮存
第23题:当作业场所空气中同时存在有害气体时,需要检测()。
A、氧含量
B、有毒气体
C、两者
第24题: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法定职责的是()。
A、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B、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C、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D、为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起草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讲话材料
第25题:上午9:00,某铸造厂铸造车间综合工段工段长王某带领操作工对18㎡退火窑进行点火操作,确认正常后,将窑车开进窑内进行热风炉立柱退火作业。14:10,窑内保温。15:30,诸某中班接班,根据铸造车间安排负责热风炉立柱退火处理,同时,有色车间检修班混岗劳务工李某根据有色车间安排负责干燥窑的监控,二人共同在18㎡退火窑值班室进行值班监控,未履行交接班手续。铸造车间热风炉立柱退火处理计划于当晚22时完成退火工序。19:10,诸某逐步关闭煤气烧嘴进行降温;20:20,在煤气没有全部关闭的情况下停了风机。第二日7:30,白班人员进入值班室,发现诸某、李某倒在值班室地上,当即通知调度室,相关人员赶到现场后立即将两人送往医院急救,8:30两人因抢救无效死亡。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退火炉点火操作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同时送风煤气
B、先开煤气,再开风机点火
C、先开风机,然后打开煤气阀逐步点燃烧嘴
第26题:新员工入厂三级安全教育中的厂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重点是: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有关事故案例和()。
A、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B、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C、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第27题: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
A、实践水平
B、认知能力
C、承受程度
第28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A、《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B、《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第29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主要负责人()的行政处分。
A、撤职
B、降级
C、开除
第30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因违法造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从业人员依法获得工伤保险后,()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给予赔偿的权利。
A、自动丧失
B、不得享有
C、仍然享有
第31题:动火作业现场的通风要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A、正确
B、错误
第32题:特殊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应以明显标记加以区分。
A、正确
B、错误
第33题:工作票制度规定,第一、二种工作票和带电作业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以批准的检修期为准。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
A、正确
B、错误
第35题:职业院校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作业,可以免予参加初次安全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A、正确
B、错误
第36题:吹扫和置换煤气设施内的煤气时,应用蒸汽、氮气或空气为置换介质。
A、正确
B、错误
第37题:不得在同一管道上同时进行两处及两处以上的盲板抽堵作业。
A、正确
B、错误
第38题: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仓库内。
A、正确
B、错误
第39题:叉车的货叉升到最高位置时防脱出的限位装置应保证完整有效。
A、正确
B、错误
第40题:有限空间作业的事故类型主要有5类:一是气体危害(中毒、窒息、易燃易爆),以中毒和窒息为主。二是火灾与爆炸。三是淹溺。四是掩埋。五是其他(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
A、正确
B、错误
第41题:企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正确
B、错误
第42题:交叉作业,不得在空中投掷材料或物件,焊条头。
A、正确
B、错误
第43题:吊运融熔金属的桥式起重机应设置两回路独立电源供电(按二级负荷设计)。
A、正确
B、错误
第44题:动火执行人、监护人同时离开作业现场,间断时间超过30min,继续动火时,动火执行人、监护人不必重新确认安全条件。
A、正确
B、错误
第45题:倒闸操作要求远方操作一次设备前,宜对现场发出提示信号,提醒现场人员可以靠近操作设备。
A、正确
B、错误
第46题: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应挂牢安全带,安全带的选用与佩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带》(GB6095)的有关规定,安全带应拴在操作人员上方牢固处。
A、正确
B、错误
第47题:液氯气瓶可用蒸汽直接加热。
A、正确
B、错误
第48题:喷煤系统应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正确
B、错误
第49题:工作人员不准站在链条葫芦的正下方进行操作。
A、正确
B、错误
第50题:进入二氧化硫气体易泄漏或聚集的场所不用佩戴防毒面具。
A、正确
B、错误
第51题: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如果出现故障,尤其是不能开启时,有可能会造成压力容器失效甚至爆炸的严重后果。
A、正确
B、错误
第52题:煤气管道应架空或埋地敷设。一氧化碳(CO)含量较高的,如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半水煤气、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等管道若架空有困难,可埋地敷设。
A、正确
B、错误
第53题:吊装重物前,应由工作负责人检查悬吊情况及所吊物件的捆绑情况,确认可靠后方可试行起吊。
A、正确
B、错误
第54题:各交叉作业层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登高时穿防滑鞋,存在高处坠落危险的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A、正确
B、错误
第55题: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在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要求,其内容至少应包括操作工艺指标和岗位操作法。
A、正确
B、错误
第56题: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严禁自行组织本单位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等进行安全评估。
A、正确
B、错误
第57题: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单人保管制度。
A、正确
B、错误
第58题:所有重大物件的起重、搬运工作应由有经验的专人负责,作业前应向参加工作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人员均熟悉起重搬运方案和安全措施。
A、正确
B、错误
第59题: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时,禁止露天进行起重吊运工作。当风力达到五级以上时,可以进行吊装作业。
A、正确
B、错误
第60题:事故发生后,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不用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A、正确
B、错误
第61题:倒闸操作人员(包括监护人)应了解操作目的和操作要领。
A、正确
B、错误
第62题:动火工作票签发人不准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动火工作票由动火人员填写。
A、正确
B、错误
第63题: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A、正确
B、错误
第64题:酸、碱和甲、乙、丙类液体高位储槽,应设满流管或液位控制装置。
A、正确
B、错误
第65题: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要求,桥式、门式起重机、装卸桥,以及门座起重机或升降机等都要装设缓冲器。
A、正确
B、错误
第66题: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单位应对安全设施设计文件进行认真审查,发现安全设施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时,应当及时向生产经营单位、设计单位提出。生产经营单位、设计单位应当及时处理。
A、正确
B、错误
第67题: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其预案体系中至少应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A、正确
B、错误
第68题:倒闸操作要求操作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发令人报告。待发令人再行许可后,方可进行操作。
A、正确
B、错误
第69题:吊装作业使用的合成纤维吊装带,无使用环境温度要求。
A、正确
B、错误
第70题: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应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A、正确
B、错误
第71题:交叉高处作业,各种工具及材料可用绳子吊运,但大型零件和材料,应用起重设备吊运。
A、正确
B、错误
第72题:不同介质的管线,应涂以不同的颜色,并注明介质名称和输送方向;各种气体、液体管道的识别色,应符合《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GB7231)的规定。
A、正确
B、错误
第73题: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A、正确
B、错误
第74题: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正确
B、错误
第75题:高处作业上下传递物件应一律使用工具袋,严禁上下抛掷。
A、正确
B、错误
第76题:氧气、氮气、氩气管道敷设在通行地沟或半通行地沟时,必须设有可靠的通风安全措施。
A、正确
B、错误
第77题: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应当将其储存数量、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正确
B、错误
第78题:有限空间作业突发事故的4个特点:一是事故损失大;二是施救难度大;三是事故致因复杂;四是事故致害隐蔽。
A、正确
B、错误
第79题:氧含量可能发生变化的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
A、正确
B、错误
第80题:跨两个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A、正确
B、错误
第81题:吊装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起重工)应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从事吊装作业指挥和操作。
A、正确
B、错误
第82题:交叉作业中,上中下层次作业人员必须呼应、沟通、避让,应随时保持警惕,严禁野蛮施工。
A、正确
B、错误
第83题:氮气管道可以架空敷设,也可以敷设在通行地沟内。
A、正确
B、错误
第84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有关人员外,不准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
A、正确
B、错误
第85题:每套主起升机构传动链的驱动轴上应装设两套符合JB/T6406或JB/T7020要求且能独立工作的制动器,每套制动器的安全系数应符合GB/T3811-2008中6.1.1.3.1.3c)的规定。
A、正确
B、错误
第86题: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分类,安全技术措施可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A、正确
B、错误
第87题:金属冶炼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要以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和控制为基础,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的实施达到规范人员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A、正确
B、错误
第88题:混合煤喷吹不必采取与烟煤喷吹相同的安全措施。
A、正确
B、错误
第89题:金属冶炼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
A、正确
B、错误
第90题:储存在车间内乙炔实瓶不应超过一昼夜生产需用量。
A、正确
B、错误
第91题:任何人不得随同吊装重物或吊装机械升降。在特殊情况下,必须随之升降的,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过现场指挥人员批准。
A、正确
B、错误
第92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的,应立即调离原岗位重新安排工作。
A、正确
B、错误
第93题:当空气中氮气浓度过高时,人会表现为缺氧症状,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无知觉直至死亡。
A、正确
B、错误
第94题: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应采用自然气化方式供气。
A、正确
B、错误
第95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文件资料档案,并妥善保存。
A、正确
B、错误
第96题:危险化学品单位是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并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
A、正确
B、错误
第97题:企业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工作应由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识别、获取并汇总后提供给企业各职能部门。
A、正确
B、错误
第98题:动土作业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护栏、盖板和警告标志,夜间应悬挂红灯示警。
A、正确
B、错误
第99题:倒闸操作的设备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包括命名、编号、分合指示,旋转方向、切换位置的指示及设备颜色等。
A、正确
B、错误
第100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杜绝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