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工艺作业【新训】试卷11
第1题:常采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的综合处理方法的三废是()
A、含氯气的无机酸性物质
B、含氯化氢的无机酸性物质
C、芳香烃氯化物
第2题:保护零线用()表示。
A、PE
B、N
C、PEN
第3题:室内动火区与防爆区隔开,门窗不得串通,要向()。
A、内开
B、外开
C、关闭
第4题:两种物质的逸出功不同,两种物质紧密接触间距小于()时,则发生电子转移。
A、20X10~8CM
B、25X10~8CM
C、30X10~8CM
第5题: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危险化学品管道,建设单位应当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不需依法办理()。
A、.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B、.安全条件审查
C、.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
第6题: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的原则。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行为监察与文件监察相结合
第7题:浙江一化学工业公司电化厂液氯包装岗位液氯官道上的过滤器下封头法兰密封口密封失败,氯气外溢,当时正直东北风,氯气向电石炉方向扩散,造成电石厂正在出炉的职工多人轻度中毒。氯气属于()。
A、低毒物质
B、无毒物质
C、高毒物质
第8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实行()的原则。
A、.企业申请、两级发证、属地监管
B、.企业申请、三级发证、属地管理
C、.企业申请、政府批准
第9题:干粉灭火器不宜扑救精密仪器、精密机械设备和()等。
A、油类火灾
B、氢气火灾
C、转动电气设备火灾
第10题:何单位和个人()。
A、.不得伪造、变造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B、.不得出租、出借、转让其取得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C、.使用伪造、变造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第11题:混入有毒、有害或腐蚀性泄漏物的消防水,其数量、浓度及其成分,不仅与消防用水量有关,还与泄漏物种类、泄漏量、()有关。
A、性质
B、流量
C、温度
第12题:有毒、易燃易爆介质宜选用的安全阀为()
A、高点放空式
B、密闭式
C、全启式
第13题:如果氯内含氢量超过()%(vol)时,就有爆炸的危险。
A、0.4-0.5
B、4
C、1
第14题: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
A、回避
B、可以参加
C、必须参加
第15题:通风设施包括通风机、加湿、净化等设备和()构成系统。
A、阀门
B、管道
C、过滤器
第16题:下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非氧化性中,通氧量增加,则碳钢腐蚀过程加速。
B、在非氧化性中,碳钢的腐蚀速度与酸浓度成正比。
C、在氧化酸性中,碳钢的腐蚀会随着通样量增加而增加。
第17题:氯气与乙炔混合时在日光下能发生()反应。
A、中和
B、爆炸性
C、吸热
第18题:氯气的沸点是()℃。
A、-1
B、-30.9
C、-80
第19题:换热器停车程序说法正确的是()。
A、低温流体出口阀关闭后,再关闭高温介质出口阀
B、先关闭高温介质出口阀,再关闭低温流体出口阀关闭
C、同时关闭低温流体出口阀和高温介质出口阀
第20题:当明火或炽热物体接近易燃或可燃液体,液体表面挥发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瞬间火苗或闪光,称为()。
A、自燃
B、闪燃
C、爆炸
第21题:()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
A、乙炔
B、氯乙烯
C、氯气
第22题:《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值班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受理事故报告和()。
A、.投诉
B、.咨询
C、.举报
第23题: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1
B、.2
C、.3
第24题:动火点()m内停止其他用火。
A、5
B、10
C、15
第25题:氯气的分子式为Cl2,分子量为()。
A、35.5
B、70.96
C、60
第26题: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年。
A、.2
B、.1
C、.3
第27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为权威性、强制性和()。
A、.普遍适宜性
B、.普遍约束性
C、.持续改进性
第28题: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是指不大于()V的电压。
A、42
B、36
C、24
第29题:()、氯气等无机酸性物质,可采用水喷淋、碱性中和处理。
A、氯化氢
B、含有脂肪烃的氯化物
C、芳香烃氯化物
第30题: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的原料不包括()。
A、氯气
B、氯化氢
C、乙炔
第31题: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A、正确
B、错误
第32题:液体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自燃点越低。
A、正确
B、错误
第33题:企业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就能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氢气和氯气的混合物中,爆炸极限为5%~87.5%。
A、正确
B、错误
第35题:氯气是强氧化剂。
A、正确
B、错误
第36题:现场发现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应立即送医院。
A、正确
B、错误
第37题:压力容器的定期在线检查可由一般人员检验。
A、正确
B、错误
第38题: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程度,四级为最高级别。
A、正确
B、错误
第39题:盐酸、硝酸、硫酸灭火可以用大水流扑救。
A、正确
B、错误
第40题: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只要按照职业卫生要求设置了有效通风装置,作业场所和生活场所可以不分开。
A、正确
B、错误
第41题: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只要没有可燃物泄漏,可以使用铁质工具。
A、正确
B、错误
第42题:除尘器既是环境保护设备又是生产设备。
A、正确
B、错误
第43题:可燃物自燃点越高,燃烧性越强,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
A、正确
B、错误
第44题:在静电危险场所,避免梳头、穿脱衣服和剧烈活动。
A、正确
B、错误
第45题:压差式液位计利用质量守恒原理来测量液位。
A、正确
B、错误
第46题:生产经营单位聘用的退休人员因工负伤的,其医疗期间的待遇及一次性伤残补偿金,由聘用单位支付。
A、正确
B、错误
第47题: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有限空间封闭火灾。
A、正确
B、错误
第48题:包扎动作要轻柔,松紧度要适宜,结头不要打在伤口上。
A、正确
B、错误
第49题:绷带固定主要有临时手挂、大手挂、小手挂等方法。
A、正确
B、错误
第50题: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填充物都是活性炭。
A、正确
B、错误
第51题:液氯的储存危险性高,储罐储存量不得超过容积的60%为宜。
A、正确
B、错误
第52题:对介质流速过大或流体太多造成的设备振动要控制流量和降低液面。
A、正确
B、错误
第53题:安全阀的起跳压力不得超过容器的操作压力。
A、正确
B、错误
第54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生产时,应当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A、正确
B、错误
第55题:苯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A、正确
B、错误
第56题:用水蒸汽充入密闭设备灭火,属于冷却灭火法。
A、正确
B、错误
第57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A、正确
B、错误
第58题:氯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不得超过0.001mg/L。
A、正确
B、错误
第59题:绝对压力是指物体所承受的实际压力。
A、正确
B、错误
第60题:水栅收容泄漏的漂浮物。
A、正确
B、错误
第61题:氯乙烯。有刺激性气味,助燃,与易燃气体或蒸汽形成爆炸混合物。
A、正确
B、错误
第62题:聚合升温慢的原因是:1、热水温度低或蒸汽压力低2、调节阀失灵3、调节阀内漏。
A、正确
B、错误
第63题:学校、幼儿园、医院、公园等公益性单位以外的安全生产,均参照安全生产法执行。
A、正确
B、错误
第64题: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A、正确
B、错误
第65题:氢气和空气或氯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就会爆炸。
A、正确
B、错误
第66题:易燃或有毒介质的容器常用平板式玻璃液位计。
A、正确
B、错误
第67题: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正确
B、错误
第68题:氯乙烯在常温、常压下是比空气重一倍的微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带有一种麻醉性的芳香气味。
A、正确
B、错误
第69题:颗粒物防护服类型代码是4。
A、正确
B、错误
第70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
A、正确
B、错误
第71题:可燃物自燃点越低,燃烧性越强,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
A、正确
B、错误
第72题:据统计,火灾爆炸事故中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仅次于明火。
A、正确
B、错误
第73题:凡进入有受限空间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不得盲目施救
A、正确
B、错误
第74题: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A、正确
B、错误
第75题:氯气有刺激性气味,助燃,与易燃气体或蒸汽形成爆炸混合物。
A、正确
B、错误
第76题: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正确
B、错误
第77题:个人可以购买除农药以外的剧毒化学品。
A、正确
B、错误
第78题:事故应急预案无须列出区域外援助机构。
A、正确
B、错误
第79题:国产滤毒罐型号分5个。
A、正确
B、错误
第80题:隔离式防毒面具分为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氧气呼吸器。
A、正确
B、错误
第81题:火灾事故中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在上风或侧风向扑救。
A、正确
B、错误
第82题:发生初起火灾时现场从业人员首先应该抢救贵重物资再用灭火器灭火,而不是先灭火。
A、正确
B、错误
第83题: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应定时、定人、定线巡回检查。
A、正确
B、错误
第84题:乙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温燃烧爆炸。
A、正确
B、错误
第85题:任何化学灼伤,首先脱除污染衣服。
A、正确
B、错误
第86题:企业向发证机关申请安全使用许可证时需要提供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制件。
A、正确
B、错误
第87题:喷射泵长时间停车启动前,应拆除喷射室前法兰并加盲板,吹净管内杂物,紧固密封法兰。
A、正确
B、错误
第88题:乙炔与氯化氢混合、脱水、预热后进入列管式反应器,反应器列管内装有以活性炭为载体的氯化汞催化剂。
A、正确
B、错误
第89题:应急救援要遵循安全抢险、科学施救的原则,防止抢险中的二次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90题:氯乙烯气柜高度控制在15%~95%范围。
A、正确
B、错误
第91题:易燃液体敞开储罐应设置独立避雷针。
A、正确
B、错误
第92题:纺织物类防护服洗前穿透时间小于30min。
A、正确
B、错误
第93题:换热器运行过程中需定期取样化验被加热或冷却的物料。
A、正确
B、错误
第94题:高压管道是指压力大于10MPa的管道。
A、正确
B、错误
第95题: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1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A、正确
B、错误
第96题: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数量。
A、正确
B、错误
第97题:泡沫灭火剂适用于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火灾。
A、正确
B、错误
第98题: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液化天然气流淌性火灾。
A、正确
B、错误
第99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当地安监部门报告。
A、正确
B、错误
第100题:对昏迷者心肺复苏时,如果发现患者口中有异物时应按压后再取异物,而不是取出异物后再按压。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