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冶炼(黑色金属铸造)【复训】试卷21
第1题: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的,应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意外伤害险
B、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C、养老保险
D、医疗保险
第2题: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采用()的方式进行评估。
A、第三方评估与企业自评
B、第三方评估与评审单位评估
C、企业自评和评审单位评审
D、企业自评和政府检查
第3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通常由()决定。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B、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的类别
C、事故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
D、事故严重性和影响范围
第4题:依据《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规定,同一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获取的保险金额应当实行(),不得因用工方式、工作岗位等差别对待。
A、同一标准
B、层级标准
C、岗位标准
D、危险等级标准
第5题:吊运液态炉渣渣盘时,必须()个钩链同时挂牢。
A、1
B、2
C、3
D、4
第6题:()是以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制定的,是指引和约束人们在安全生产方面行为的制度,是安全生产的行为准则。
A、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B、安全生产社会保险
C、企业安全文化
D、安全生产投入
第7题:原煤的槽内贮存时间:烟煤不超过()天;无烟煤不超过()天。
A、3;4
B、2;4
C、1;2
D、3;5
第8题:正常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清除炉前平台流渣口和出钢区周围构筑物上的粘结物。粘结物厚度应不超过(),以防坠落伤人。
A、0.1m
B、0.2m
C、0.3m
第9题:安全技术措施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措施。
A、物的
B、环境的
C、管理的
D、人的
第10题: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贮存方式称为()。
A、隔开贮存
B、隔离贮存
C、分离贮存
第11题: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
A、爆炸极限
B、爆炸下限
C、爆炸上限
D、爆炸阈值
第12题:某企业员工厉某在高处使用手持砂轮机进行切割作业时,由于作业前未进行工作前检查,未发现砂轮机电线破损,在作业过程中,厉某不慎碰到破损的电线,从而造成触电,导致厉某从高处跌落。在此案例中,造成厉某触电受伤的危险源是()。
A、触电伤害
B、手持砂轮机
C、通电的电线
D、高处作业
第13题: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带电火灾属于()火灾。
A、B类
B、C类
C、D类
D、E类
第14题:下列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非公司制的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企业的厂长、经理、矿长等企业行政"一把手"
B、参与企业管理工作并持有企业股份的股东是企业主要负责人
C、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是企业主要负责人
D、对于公司制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应当是公司董事长和经理(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或其他实际履行经理职责的企业负责人)
第15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
A、安全生产运行记录
B、应急预案
C、安全生产考核记录
D、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第16题:某个人独资企业需要采购一批防静电工作服,用于员工的个人防护。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应由()来保证采购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投入可以有效地实施。
A、安全主管孙某
B、车间主管刘某
C、投资人王某
D、工会主席李某
第17题: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派专人负责甲、乙公司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
B、甲、乙公司应当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C、甲、乙公司应当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各指定一名人员负责各自的安全管理
D、甲、乙公司应当口头约定双方的安全职责
第18题:铁路运输时,盛装熔融金属的罐车、渣罐车的行驶速度要求()。
A、行驶速度不应大于10km/h,在冶炼炉下行驶,倒调时不应大于5km/h
B、行驶速度不应大于10km/h,在冶炼炉下行驶,倒调时不应大于10km/h
C、行驶速度不应大于15km/h,在冶炼炉下行驶,倒调时不应大于5km/h
D、行驶速度不应大于15km/h,在冶炼炉下行驶,倒调时不应大于10km/h
第19题:某企业储存的易燃易爆化学品泄漏引发火灾,企业主要负责人李某接到报告后,未及时组织抢救,导致9人死亡、1人重伤,根据《安全生产法》,对李某的事故罚款数额应当是上一年年收入的()。
A、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百
B、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百
C、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百
D、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百
第20题: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为核心。
A、隐患排查治理
B、安全生产责任制
C、事故、事件管理
D、风险分级管控
第21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
A、预警程序
B、救援程序
C、应急响应
D、通信系统
第22题: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写明()。
A、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等级
B、重大危险源名称
C、重大危险源负责人及联系电话
D、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
第23题:某股份公司董事长由上一级单位的总经理兼任,长期在外地。该公司的总经理在学校脱产学习一年,期间日常工作由常务副总经理全面负责。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此期间该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主要负责人是()。
A、董事长
B、常务副总经理
C、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D、总经理
第24题:空瓶与实瓶应分区存放,并有分区()。
A、警示
B、名称
C、标志
D、提示
第25题: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应急管理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日内进行现场审查。
A、15
B、10
C、30
D、7
第26题:下列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与对策措施中,不属于本质安全措施的是()。
A、系统的控制装置采用安全电压供电
B、在易发生高空落物的区域加装防护网
C、改革工艺,减少噪声、震动,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
D、通过合理设计间距,使人体任何部位不能接近
第27题:修炉过程中,炉内要采用()V低压照明,灯泡要装有防护罩。
A、12
B、48
C、36
D、24
第28题:习近平总书记针对2013年11月22日山东青岛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炸事故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放在第一位。
A、统筹安全和发展
B、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C、加强安全生产监督
D、加强隐患排查治理
第29题: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度是评价系统危险程度的指标,下列有关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事故造成的后果不严重,风险一定不大
B、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大,每次后果不严重,风险也可能会很大
C、单位时间内伤亡的人数是判断风险大小的唯一依据
D、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小,风险一定就小
第30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前和下一年()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A、1日,1月31日
B、15日,1月31日
C、1日,1月15日
D、15日,1月15日
第31题:工业管道的识别符号由物质名称、流向和主要工艺参数等组成
A、正确
B、错误
第32题: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正确
B、错误
第33题: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隐患治理是指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后,即可上岗作业。
A、正确
B、错误
第35题:重大危险源只能是具体物质,如氟、氨等危险化学品,场所和设施不能判断为重大危险源。
A、正确
B、错误
第36题:用高炉煤气烘烤渣、铁沟时,应有明火伴烧,并采取防煤气中毒的措施。
A、正确
B、错误
第37题:企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正确
B、错误
第38题:安全生产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危险与有害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认其存在的状态以及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和危险有害因素。
A、正确
B、错误
第39题:铸件浇注时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中大件浇注时,非浇注人员不许进入浇注区30米以内,小件浇注时非浇注人员不许进入浇注区。
A、正确
B、错误
第40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A、正确
B、错误
第41题:铁口潮湿时,应烤干再出铁;处理铁口及出铁时,铁口正对面不应站人;出铁、出渣时,清扫渣铁罐轨道人员应穿戴好隔热防灼烫劳动防护用品。
A、正确
B、错误
第42题: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企业应当定期对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书面统计分析表及时向应急管理部门报送,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可不报送。
A、正确
B、错误
第43题: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A、正确
B、错误
第44题:剧毒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A、正确
B、错误
第45题:企业应当建立有限空间、动火、高处作业、能源介质停送等较大危险作业和检修、维修作业审批制度,实施工作票(作业票)和操作票管理,严格履行内部审批手续,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安全。
A、正确
B、错误
第46题:企业应从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与装备等方面,对本单位的应急能力进行客观评估,保证事故初期应急处置所需。
A、正确
B、错误
第47题: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工贸企业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
A、正确
B、错误
第48题: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应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
A、正确
B、错误
第49题: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办法》规定,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将企业标准化建设情况作为分类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对不同等级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
A、正确
B、错误
第50题: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A、正确
B、错误
第51题: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规定,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不包括受伤职工的歇工工资。
A、正确
B、错误
第52题:开口机和泥炮移动时,其回转半径内都不应有人。
A、正确
B、错误
第53题: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应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组织制修订相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确保其适宜性和有效性。
A、正确
B、错误
第54题:金属冶炼生产作业和煤气生产、回收净化、加压混合、储存、使用过程中,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等设施、设备、装置,应当保证正常运行、使用,失效或者无效均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A、正确
B、错误
第55题: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ELV)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A、正确
B、错误
第56题:火灾是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A、正确
B、错误
第57题:动火作业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固定放置,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准靠近热源,应距明火8米以外。
A、正确
B、错误
第58题: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规定,响应启动后的程序性工作,包括应急会议召开、信息上报、资源协调、信息公开后勤及财力保障工作。
A、正确
B、错误
第59题:风口、渣口发生爆炸,风口、风管烧穿,或渣口因误操作被拔出,应首先改为常压操作,同时防止高炉发生灌渣事故,然后出净渣、铁并休风。情况危急时,应立即休风。
A、正确
B、错误
第60题:无关人员未经许可禁止进入风口平台及以上的地点,通往炉顶的各类入口,应设立"煤气危险区,禁止单独工作!"的警示标志。
A、正确
B、错误
第61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文件资料档案,并妥善保存。
A、正确
B、错误
第62题: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造成重大事故隐患或者导致重大事故,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起公益诉讼。
A、正确
B、错误
第63题:工作人员不准站在链条葫芦的正下方进行操作。
A、正确
B、错误
第64题: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每年至少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进行一次自评。
A、正确
B、错误
第65题:退火炉送煤气时不着火或者着火后又熄灭,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查清原因,排净炉内混合气体后,再按规定程序重新点火。
A、正确
B、错误
第66题:铁合金矿热炉应采用水乙二醇抗燃液压油,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因普通液压油泄漏引起的火灾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67题: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正确
B、错误
第68题: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正确
B、错误
第69题:按照事故的性质划分,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均属于非责任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70题:安全生产投入是生产经营单位实现安全发展的前提,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
A、正确
B、错误
第71题: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设置专职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协助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A、正确
B、错误
第72题: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要求,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内容包括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A、正确
B、错误
第73题: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性质。
A、正确
B、错误
第74题: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规定,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属于直接经济损失中的善后处理类的费用。
A、正确
B、错误
第75题:有爆炸危险的厂房或厂房内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应设置泄压设施。
A、正确
B、错误
第76题:起重机启动和移动时,应发出声响与灯光信号,吊物不应从人员头顶和重要设备上方越过;不应用吊物撞击其他物体或设备(脱模操作除外);吊物上不应有人。
A、正确
B、错误
第77题:吊运高温熔融金属和熔渣的区域应设置事故罐,事故罐放置应在专用位置或专用支架上,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识。
A、正确
B、错误
第78题:厂房内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但可以穿过防火墙。
A、正确
B、错误
第79题: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年报表应当于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
A、正确
B、错误
第80题:企业发现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A、正确
B、错误
第81题: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体贯彻落实的体现。
A、正确
B、错误
第82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这里的一般事故,通常是指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万元(不含)的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83题: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烟气的现象。
A、正确
B、错误
第84题: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规定,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各类损失的价值,属于直接经济损失。
A、正确
B、错误
第85题:企业安全文化是指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
A、正确
B、错误
第86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A、正确
B、错误
第87题:制粉系统原煤仓前的皮带机可以不设置原煤除铁设施。
A、正确
B、错误
第88题:发生熔融金属泄漏事故,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用熔剂或沙土挡住流出的液体,防止熔融金属大面积流淌进入水沟、电缆沟或气、水、油等管沟(空间),造成次生灾害。
A、正确
B、错误
第89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在事故发生之日起45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应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正确
B、错误
第90题: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A、正确
B、错误
第91题: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属于报告事故的内容。
A、正确
B、错误
第92题:仓储时可混合存放各类油脂、油漆、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A、正确
B、错误
第93题:海因里希法则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认识到"事故发生之前都有先兆",为降低事故发生率,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强调源头管理,重视无伤害事件管理。
A、正确
B、错误
第94题:有色金属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积聚的有毒气体包括:一氧化碳、砷化氢、氯气、硫化氢。
A、正确
B、错误
第95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自行延长报告提交期限至90日。
A、正确
B、错误
第96题:按照《危险化学品目录》规定,剧毒化学品是指具有剧烈急性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例如氟、氯等。
A、正确
B、错误
第97题: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冶金企业,干式除尘系统未采取泄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爆炸防控措施的,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A、正确
B、错误
第98题:动火作业间断或终结后,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A、正确
B、错误
第99题:退火炉点火时,炉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负压,点火程序必须是先给煤气后给燃火种。
A、正确
B、错误
第100题:安全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劳动(人、财、物)耗费,保证企业系统经营目标的实现。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