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冶炼(黑色金属铸造)【复训】试卷28
第1题: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应设置不同形式的()极限位置的双重限位器,并能够控制不同的断路装置,当起升高度大于()m时,还应设置()极限位置限制器。
A、上升,20,下降
B、下降,20,上升
C、上升,25,下降
D、下降,25,上升
第2题:某市应急管理局抽查属地相关企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完成情况,发现一个非煤矿山开采项目在可研阶段未开展安全预评价工作,导致对()认识不清、安全控制措施设计不充分。
A、工艺路线
B、法规标准
C、设计需求
D、安全风险
第3题:应急管理部门在对某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篡改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设备数据,情节严重。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应对该企业()。
A、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B、暂停或者吊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责令限期改正
第4题:某企业组织岗位员工积极查找安全隐患,共计查找出34项隐患,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项、一般事故隐患33项,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应将此次事故隐患排查情况向()通报。
A、应急管理部门
B、周边企业
C、当地人民政府
D、从业人员
第5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的原则。
A、以人为本
B、控制成本
C、安全第一
D、精简、效能
第6题:安全承诺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之一,李某是某企业的一名基层职工,依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下列表述的内容中,适合李某的安全承诺是()。
A、清晰界定职工岗位安全责任,确保所有与安全有关的活动均采用了安全的工作方法
B、始终采取安全的工作方法,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
C、鼓励和肯定在安全方面的良好态度,在推进和辅导职工改进安全绩效上具备必要的能力
D、保持与相关方的交流合作,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第7题: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第8题: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时,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A、应当首先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
B、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C、应当首先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D、应当首先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第9题:依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A、黄色
B、蓝色
C、橙色
D、红色
第10题:<key1>系统安全理论是阐述导致事故原因的一种理论,它认为事故是由于()产生的。</key1>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缺陷
D、系统的不可靠性
第11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下列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B、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C、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监督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12题:某企业安全主管王某发现员工刘某一边操作一边看手机,立即制止刘某继续作业,并进行批评教育,刘某这种行为属于()。
A、强令冒险作业
B、违章指挥
C、违章操作
D、违法行为
第13题: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基本任务的是()
A、进行应急能力评估
B、评估事故危害程度
C、立即营救受害人员
D、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第14题:某企业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对该厂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共发现了42处安全隐患。其中,设备存在安全隐患26处,人员违章操作4处,作业场所环境不良8处,安全生产培训制度不完善4处。所有发现的安全隐患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完成,这些工作体现了双重预防工作要求中()要求。
A、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B、聚焦重大事故隐患
C、隐患自查自治
D、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第15题:某公司董事长由上一级单位总经理张某兼任,张某长期在外地.不负责该公司日常工作。该公司总经理安某在国外脱产学习,期间日常工作由常务副总经理徐某负责,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姚某协助其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此期间对该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
A、安某
B、张某
C、徐某
D、姚某
第16题: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职工应充分理解和接受企业的安全理念,并结合岗位任务践行职工安全承诺。下列内容中,属于企业职工安全承诺的是()。
A、评估自我安全绩效,推动安全承诺的实施
B、坚持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
C、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
D、清晰界定职工岗位安全责任
第17题:某公司在安全检查中发现所属分厂的油罐区防火设施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下列关于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重大事故隐患统计分析表应当由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签字
B、公司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在治理完成后向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C、该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包含隐患的危害程度及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D、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制定并实施该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18题:危险化学品单位是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负责。
A、主管负责人
B、从业人员
C、安全管理人员
D、主要负责人
第19题:某企业工会发现施工现场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工会可采取的做法是()。
A、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场所
B、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边整改边生产
C、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场所
D、责令停业整顿
第20题:某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在年终开展HSE绩效评审时,发现去年在子公司A发生的事故,今年在子公司B和C都有发生,公司管理层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在某些方面需要提升和完善。依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规定,该集团公司针对上述事故应重点加强的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素是()。
A、安全事务参与
B、安全行为激励
C、审核与评估
D、自主学习与改进
第21题:下列关于安全生产预防原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有效地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B、安全生产的预防应以事故财产损失为衡量标准,对那些损失小的事故可投入较少资金
C、事故的后果有大有小,重点要防范可能导致较大事故的风险
D、虽然存在诱发事故的因素,但并不一定会诱发事故,可不预防
第22题: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以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为依据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企业,新建和投产不足一年的,当年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应()。
A、据实列支
B、专项储备
C、以收定支
D、暂缓提取
第23题: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依法强制执行。
A、人民检察院
B、应急管理部门
C、人民法院
D、公安机关
第24题:某企业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其他相关规定,逐级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责任制人员范围为()。
A、从主要负责人到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
C、从生产负责人到现场操作员工
D、从生产负责人到一般操作人员
第25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
A、综合应急预案
B、现场处置方案
C、专项应急预案
D、应急处置卡
第26题:某消防救援大队在对某商业广场进行消防检查时,发现多处火灾隐患,负责商场消防安全等工作的副总经理李某以消防安全管理人、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等身份签收了整改通知书,但整改流于形式。某日,商场通道西侧的一家成衣商铺发生火灾。消防救援大队到达火灾现场处置,发现部分卷帘门下有杂物,导致卷帘无法正常下落。一些消防通道存在占道经营现象,影响了火情处置速度。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依据《刑法》规定,李某的行为涉嫌构成()。
A、危险作业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消防责任事故罪
D、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第27题:出铁前()min,应认真检查摆动流嘴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铁沟流嘴底部与摆动流嘴之间的铁瘤,保证摆动流嘴正常摆动以及撇渣器、铁沟流嘴、摆动流嘴畅通。
A、10
B、15
C、20
D、30
第28题: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下列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是()。
A、从业人员50人的铁路运输单位
B、从业人员50人的烟花爆竹生产单位
C、从业人员90人的大型酒店
D、从业人员90人的危化品装卸单位
第29题:某企业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造成4人死亡,5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200万元。应急管理部门决定对该企业进行罚款,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罚款金额符合规定的是()。
A、300万元
B、180万元
C、120万元
D、50万元
第30题: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下列选项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是()。
A、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B、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C、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D、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第31题:工业管道的识别符号由物质名称、流向和主要工艺参数等组成
A、正确
B、错误
第32题: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正确
B、错误
第33题: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隐患治理是指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后,即可上岗作业。
A、正确
B、错误
第35题:重大危险源只能是具体物质,如氟、氨等危险化学品,场所和设施不能判断为重大危险源。
A、正确
B、错误
第36题:用高炉煤气烘烤渣、铁沟时,应有明火伴烧,并采取防煤气中毒的措施。
A、正确
B、错误
第37题:企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正确
B、错误
第38题:安全生产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危险与有害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认其存在的状态以及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和危险有害因素。
A、正确
B、错误
第39题:铸件浇注时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中大件浇注时,非浇注人员不许进入浇注区30米以内,小件浇注时非浇注人员不许进入浇注区。
A、正确
B、错误
第40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A、正确
B、错误
第41题:铁口潮湿时,应烤干再出铁;处理铁口及出铁时,铁口正对面不应站人;出铁、出渣时,清扫渣铁罐轨道人员应穿戴好隔热防灼烫劳动防护用品。
A、正确
B、错误
第42题: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企业应当定期对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书面统计分析表及时向应急管理部门报送,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可不报送。
A、正确
B、错误
第43题: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A、正确
B、错误
第44题:剧毒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A、正确
B、错误
第45题:企业应当建立有限空间、动火、高处作业、能源介质停送等较大危险作业和检修、维修作业审批制度,实施工作票(作业票)和操作票管理,严格履行内部审批手续,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安全。
A、正确
B、错误
第46题:企业应从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与装备等方面,对本单位的应急能力进行客观评估,保证事故初期应急处置所需。
A、正确
B、错误
第47题: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工贸企业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
A、正确
B、错误
第48题: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应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
A、正确
B、错误
第49题: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办法》规定,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将企业标准化建设情况作为分类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对不同等级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
A、正确
B、错误
第50题: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A、正确
B、错误
第51题: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规定,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不包括受伤职工的歇工工资。
A、正确
B、错误
第52题:开口机和泥炮移动时,其回转半径内都不应有人。
A、正确
B、错误
第53题: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应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组织制修订相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确保其适宜性和有效性。
A、正确
B、错误
第54题:金属冶炼生产作业和煤气生产、回收净化、加压混合、储存、使用过程中,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等设施、设备、装置,应当保证正常运行、使用,失效或者无效均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A、正确
B、错误
第55题: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ELV)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A、正确
B、错误
第56题:火灾是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A、正确
B、错误
第57题:动火作业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固定放置,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准靠近热源,应距明火8米以外。
A、正确
B、错误
第58题: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规定,响应启动后的程序性工作,包括应急会议召开、信息上报、资源协调、信息公开后勤及财力保障工作。
A、正确
B、错误
第59题:风口、渣口发生爆炸,风口、风管烧穿,或渣口因误操作被拔出,应首先改为常压操作,同时防止高炉发生灌渣事故,然后出净渣、铁并休风。情况危急时,应立即休风。
A、正确
B、错误
第60题:无关人员未经许可禁止进入风口平台及以上的地点,通往炉顶的各类入口,应设立&quot;煤气危险区,禁止单独工作!&quot;的警示标志。
A、正确
B、错误
第61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文件资料档案,并妥善保存。
A、正确
B、错误
第62题: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造成重大事故隐患或者导致重大事故,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起公益诉讼。
A、正确
B、错误
第63题:工作人员不准站在链条葫芦的正下方进行操作。
A、正确
B、错误
第64题: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每年至少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进行一次自评。
A、正确
B、错误
第65题:退火炉送煤气时不着火或者着火后又熄灭,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查清原因,排净炉内混合气体后,再按规定程序重新点火。
A、正确
B、错误
第66题:铁合金矿热炉应采用水乙二醇抗燃液压油,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因普通液压油泄漏引起的火灾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67题: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正确
B、错误
第68题: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正确
B、错误
第69题:按照事故的性质划分,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均属于非责任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70题:安全生产投入是生产经营单位实现安全发展的前提,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
A、正确
B、错误
第71题: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设置专职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协助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A、正确
B、错误
第72题: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要求,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内容包括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A、正确
B、错误
第73题: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性质。
A、正确
B、错误
第74题: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规定,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属于直接经济损失中的善后处理类的费用。
A、正确
B、错误
第75题:有爆炸危险的厂房或厂房内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应设置泄压设施。
A、正确
B、错误
第76题:起重机启动和移动时,应发出声响与灯光信号,吊物不应从人员头顶和重要设备上方越过;不应用吊物撞击其他物体或设备(脱模操作除外);吊物上不应有人。
A、正确
B、错误
第77题:吊运高温熔融金属和熔渣的区域应设置事故罐,事故罐放置应在专用位置或专用支架上,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识。
A、正确
B、错误
第78题:厂房内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但可以穿过防火墙。
A、正确
B、错误
第79题: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年报表应当于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
A、正确
B、错误
第80题:企业发现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A、正确
B、错误
第81题: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体贯彻落实的体现。
A、正确
B、错误
第82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这里的一般事故,通常是指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万元(不含)的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83题: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烟气的现象。
A、正确
B、错误
第84题: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规定,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各类损失的价值,属于直接经济损失。
A、正确
B、错误
第85题:企业安全文化是指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
A、正确
B、错误
第86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A、正确
B、错误
第87题:制粉系统原煤仓前的皮带机可以不设置原煤除铁设施。
A、正确
B、错误
第88题:发生熔融金属泄漏事故,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用熔剂或沙土挡住流出的液体,防止熔融金属大面积流淌进入水沟、电缆沟或气、水、油等管沟(空间),造成次生灾害。
A、正确
B、错误
第89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在事故发生之日起45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应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正确
B、错误
第90题: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A、正确
B、错误
第91题: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属于报告事故的内容。
A、正确
B、错误
第92题:仓储时可混合存放各类油脂、油漆、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A、正确
B、错误
第93题:海因里希法则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认识到"事故发生之前都有先兆",为降低事故发生率,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强调源头管理,重视无伤害事件管理。
A、正确
B、错误
第94题:有色金属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积聚的有毒气体包括:一氧化碳、砷化氢、氯气、硫化氢。
A、正确
B、错误
第95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自行延长报告提交期限至90日。
A、正确
B、错误
第96题:按照《危险化学品目录》规定,剧毒化学品是指具有剧烈急性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例如氟、氯等。
A、正确
B、错误
第97题: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冶金企业,干式除尘系统未采取泄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爆炸防控措施的,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A、正确
B、错误
第98题:动火作业间断或终结后,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A、正确
B、错误
第99题:退火炉点火时,炉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负压,点火程序必须是先给煤气后给燃火种。
A、正确
B、错误
第100题:安全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劳动(人、财、物)耗费,保证企业系统经营目标的实现。
A、正确
B、错误

咨询
APP
下载
关注
微信

留言

TOP